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第一章 第三节 超声检查
2009-12-01 11:10:53 来源:网络 作者:浪琴 【 】 浏览:88260次 评论:0
眼和眼眶位于人体表层,构造规则,声衰较少,是最适于超声检查的部位之一。目前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几乎涵盖超声显示形式的全部,包括A型超声、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三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超声检查已是眼和眼眶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一、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
1.成像原理 人耳能听到声源振动20~20000次/秒的声,频率大于20000赫(声频率单位为赫,Hz),正常人耳便不能听见,为超声。用于诊断的超声频率在兆赫(MHz)以上,眼科专用机的频率更高。检查眼前段用50~100MHz,检查眼球后节及眼眶用7.5~20MHz。换能器产生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遇到声阻不同的介质,部分声能便在声阻界面发生反射,称为回声,回声被换能器接收,在监视器上显示为波峰。剩余的超声继续向前传播,每遇到一个声阻界面发生一次反射,在监视器上产生一个波峰,这些波峰按返回时间依次排列在时基线上。波峰形状反映了界面状态,波峰高度表示回声能量强度。超声向前传播时,部分声能量被介质吸收和反射、散射,向前传播的能量愈来愈少,直至消失,称为衰减。如此形成的波峰图为界面的一维像,也称A型超声图。换能器镶嵌在探头的前端,探头有规律的在目标前摆动,用光点表示回声,探头摆动一次,便形成一副光点二维像,称为B型显示。如果探头一边旋转,一边采集二维信息,计算机三维软件便形成三维图像。传播着的超声遇到运动界面,根据多普勒原理,回声频率将发生改变,将这些变频的回声接受,形成图像,便是多普勒超声图。多普勒超声形成的二维像称为血流图,一维像称为频谱图。




2.检查方法 眼科超声检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诊断用B型超声、三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多采用直接检查法。使患者轻闭双眼,眼睑皮肤表面涂接触剂,探头接触皮肤,进行检查。在不同部位、利用不同角度探查,使眼球和眼眶各个部位接受横、竖两次扫描,以免遗漏病灶。发现病灶后从不同部位检查,建立立体概念。在眼球内发现病变,使眼球转动,观察异常回声是否动荡。一般玻璃体内病变有后运动,眼球壁病变无后运动。发现眶内占位病变,用探头压迫眼球,使压力传至病区,观察病变是否变形。囊性病变接受压力后变形,实体性病变形状无改变。另外,发现病变后需要观察以下内容:位置、范围、形状、边界、内回声、声衰减和后运动或压迫后改变。目前市售的B型超声均为实时显示,可观察病灶的动态。如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眼上静脉搏动,豚囊虫病的蠕动,动脉瘤和动静脉瘤的搏动,均具诊断意义。
间接检查法是在皮肤与探头之间加水囊,或角膜和探头之间加水杯。利用水囊,B型超声可检查眼前节;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用水杯,将探头浸入水内,不接触角膜,进行扫描。另外,眼生物测量也用间接检查法,防止压迫眼球,产生误差。




二、正常超声图像

1.A型超声图 采用直接检查法,在时基线上开始端的杂波为始波,起始波之后5mm和9mm,可见晶体前、后界面高波峰,以后平段表示无回声界面的玻璃体。始波后约23mm,可见玻璃体-视网膜界面高波峰,其后高低不等的波峰表示球后脂肪及其他软组织结构回声,最后之高或中波峰为眼眶骨面回声。自视网膜至眶骨波峰之间距一般不超过18mm(图1-4)。






2.B型超声图 因显示部位不同而异。如行轴位检查,可见晶体后界面弧形回声光带,因玻璃体缺乏声阻界面显示为广大的暗区,后侧弧形光带为眼球壁回声(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其后横置“w”形光团,为球后脂肪及其他软组织结构回声,中央锐三角形无回声区表示视神经(图1-5)。非轴位检查,声束不经过晶状体,晶状体回声不出现,球后光团呈三角形。检查眼外肌需将探头向相反方向倾斜,使声束与被检查肌肉垂直入射。眼外肌显示为低回声光带,转动眼球可追查至眼外肌止点。眼上静脉在视神经和上直肌之间,正常情况不能显示。






3.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 超声生物显微镜利用超高频率换能器,分辨率可达20~60μm,能显示眼前节4~5mm深度结构的二维图像。声束经过角膜中央部分,前部有两条弧形强光带,分别为角膜上皮表面和前弹力膜回声,之间有一窄的中等回声带,为角膜上皮内的回声。前弹力膜强回声光带之后,有一较宽的中等回声带,为角膜实质回声。其后又有一条弧形强光带,为后弹力膜和角膜内皮回声,因两层组织薄而紧贴,其回声融合为一。角膜之后的无回声区,是房水占据的位置。对于前房正常深浅者,尚能显示晶状体前部。检查角膜缘部分,可显示角膜、结膜、巩膜、前房角、睫状体、虹膜周边、后房、晶状体悬韧带和部分晶状体(图1-6)。前部中等光带,表示结膜回声,其后较宽的强光带为巩膜回声。再后的三角形中等光团,为睫状体回声。虹膜与睫状体相连,其前后面显示为强光带。角巩膜缘后的无回声区,表示前房角。虹膜之后的窄三角状无回声区,表示后房及后房水。悬韧带显示为细丝状回声,悬韧带一侧的强回声光带为晶状体表面回声。睫状体之后的无回声区表示前部玻璃体。





4.三维超声图 正常三维超声图像从眼后段开始观察,图像的前部无回声空间,表示玻璃体,与二维像中无回声区相一致。其后为一向后凹陷的半球形光面,是眼后极部眼球壁表面回声。再后的圆锥形强回声光团为球后结构回声。任意切割推移平面,在侧面显示二维像,观察眼外肌、视神经等重要结构。视神经显示为无或低回声区,眼外肌为斜行的低回声体(图1-7)





5.多普勒超声图 首先利用二维图像显示视神经,然后启动多普勒,在相应位置显示眼动脉、睫状后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的二维彩色血流图(图1-8A)。眶尖部视神经一侧闪烁的红色血流是眼动脉图像。眶中段视神经一侧闪烁的红色血流表示睫状后动脉。邻近眼球壁视神经中央的柱状红、蓝血流分别表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然后启动脉冲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各个动脉,即描绘出频移图。眼动脉频谱呈三峰二谷形,视网膜中央动脉呈三角形,静脉无波峰,睫状后动脉频谱图的形状居二者之间(图1-8B)。频谱图可测量血流参数。






三、异常超声图像

正常超声图遭到破坏即属于病理图像,各种显示形式的超声都可有病理改变,将于每种疾病中述及,现仅就病理性B型超声图加以描述。

1.眼内异常光团 正常玻璃体为无回声暗区,如出现回声,则属于病理改变。异常光团多见于视网膜和脉络膜肿瘤、玻璃体积血、原发玻璃体增生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晶状体脱位等 (图1-9)。如果在光团中有强回声光斑,其后有声影,说明病变内有钙斑,对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有较大价值。






2.眼内异常光带 在玻璃体暗区内出现光带,且多个断层显示为连续光带,一般为膜状回声,如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出血、机化膜以及玻璃体后脱离等,均可呈现此种回声图形。严重的视网膜脱离,可呈现八字形、伞状或T形光带。

3.眼内点状和斑状回声 见于玻璃体混浊、积血,异物和星形玻璃体病等,小则形成光点,大则构成光斑。

4.眶内低回声或无回声区 正常眶脂肪表现为强回声光团,眶内占位病变均显示为相对低回声区,如肿瘤、囊肿、炎性肿块等(图1-10)。液性囊肿表现为无回声区。





5.眼外肌肿大 眼外肌肿大见于炎症、甲状腺相关眼病、颈动脉海绵窦瘘和肿瘤浸润、压迫。超声表现为眼外肌梭形肿大或不规则扩张,内回声多少强弱不等。
6.视神经肿大 多见于脑膜瘤和胶质瘤。前者表现为管状增粗,后者显示为梭形膨大。
另外,有时发现眼上静脉增粗伴有搏动,见于颈动脉海绵窦瘘。眼球增大见于高度近视或牛、水眼。
177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第一 三节 超声 检查 责任编辑:peijingshi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第一章 第二节 光学相干断层检查 下一篇第一章 第四节 X线检查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