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2009-10-20 15:19:43 来源:网络 作者:浪琴 【 】 浏览:1962次 评论:0

     早在1708年,有人就提出摘除透明晶体可以矫正高度近视,1894年Fukala报告了手术结果。 1898年,荷兰Lans发现烧灼角膜可以改变屈光力,wray(1914年)和O'Connor(1933年)报道了热烧灼矫正角膜散光。Bock(1939年)用电凝固术、中村明(1941年)用烧灼法都曾治疗过近视。
真正在角膜上施行手术以矫治近视的先驱者是日本佐藤勉(Sato,1939年),他从圆锥角膜患者在Descemet膜破裂后因角膜变平而使近视降低的现象得到启发,第一个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矫正近视眼。开始他是在角膜前表面做切口,但因保留直径6mm以上的角膜中心视区过大,同时角膜厚度50%的角膜切口深度不够,故疗效不满意,就改行角膜前后两面半切开。虽然术后早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当时人们尚未发现角膜内皮维持角膜透明的重要作用,他对角膜后面的切开严重损伤了角膜内皮细胞,约3/4的病例在10多年后因角膜水肿或大泡状角膜病变而失明或行角膜移植术。
另一位角膜屈光手术的先行者是哥伦比亚Barraquer,他创立了板层角膜屈光手术,用直接改变角膜厚度的方法达到了改变角膜屈光力的目的,主要采用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与角膜磨镶术(1963,keratomileusis)。
 
     前苏联Fyodorov(1973年)偶尔在一个眼外伤患者发现角膜创口愈合后,其原有近视明显降低,于是创立了早期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my,RK),并于1979年首次报道角膜前表面放射状切开术矫治近视与散光比较满意的效果,这是现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开端,对发展角膜屈光手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提出了现代RK最重要的手术原则:①只能在角膜前表面进行切开;②保留角膜中心视区越小,屈光矫正效果越大;角膜切开深度越深,矫正效果越大;③建立了手术计算公式,在术前对患眼进行计算后决定手术量以获得术后较满意的效果。
美国Bores从Fyodorov那里学习后在美国开始了第一例手术(1978年),他强调较深切开角膜这一手术原则对提高矫正效果的重要性,最终使切开角膜深度从原来的75%增加至80%~90%,明显提高了手术效果。至1984年底美国共施行了近15万例手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验室研究为这一手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①改进了检查仪器(从光学测厚到超声角膜测厚仪)与手术器械(从刮须刀片到角膜钻石刀);②简化了手术计算公式并使手术操作规范化;③进行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我国朱志忠(1981年)在自制手术放大镜下进行了RK手术。通过30例52眼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及3个月随访,证明手术对3D以内近视疗效可靠、安全简便、无严重合并症。
几乎与RK同时,美国Kaufman(1980)提出角膜表面镜片术(epikeratophakia),因临床效果安全有效而受到各国重视,并有大量的临床报道,我国中山眼科中心(1990年)也开始了临床研究和应用。
 
       983年美国Trokel等人首先用193nm的氟化氢(ArF)准分子激光进行角膜切削的实验研究。1985年德国Seiler等将其用于盲眼以矫正角膜散光。1987年美国McDonald等第一次应用于近视眼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此后全世界逐渐掀起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矫治近视的高潮。
      1986年Ruiz报告用近视性原位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 in situ)治疗高度近视。手术要点是用微型角膜刀切削出一片游离角膜瓣后,按照一定的屈光力在角膜基质床上进行第二次切削,切除部分角膜组织,再将游离角膜瓣缝回原位。通过控制第二次切削的面积和深度,获得不同的屈光矫正。这种手术避免了此前角膜磨镶术需将游离角膜片进行冷冻切削的问题,患者恢复期缩短,并增加了可矫正的近视度数。但因其负压环固定眼球时间长,且二次切削很难保持在同一中心,术后易发生中心视区偏离,屈光预测性不理想,散光不能控制。后来Avalos发现游离角膜瓣无需缝合而复位,可减少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并缩短手术时间。但在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上,原位角膜磨镶术仍然不是一种理想的手术。虽然Ruiz于1994年发明了自动角膜成形刀(automatic corneal shaper,ACS),后来称为显微角膜板层刀(microkeratome),提出了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 automated lamellar keratoplasty,ALK),其实质还是一种原位角膜磨镶术。
 
       199O年希腊Pallokaris将以往的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结合起来在兔角膜上研究手术,提出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解决了PRK术后的haze问题,最后使角膜屈光手术走上了目前仍占主流的坦途。
但是角膜屈光手术继续在发展。1999年意大利Camellin等在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年会 (ASCRS)上首次报道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采用20%浓度的酒精和机械的方法制成一个角膜上皮瓣,激光切削后回复原位以期减少haze。Pallikaris(2002年)又创用角膜上皮刀取代酒精制作上皮瓣,达到了安全、简便、快速的目的。2O03年以来在美国得到推广应用的激光角膜刀,用超高频率的飞秒激光(femtosecond laser)进行角膜瓣的切削以代替微型角膜刀,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此外,非激光的角膜屈光手术也仍然在发展之中。1978年Reynolds首先提出通过在角膜旁周边放射状切口植入角膜基质环(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ICR)重塑角膜形状的概念,并在早期的理论和研究中得到证实,通过扩展和压缩环的直径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从而矫正近视或远视。 1987年Fleming和Reynolds介绍角膜基质环用于矫正近视和远视,用PMMA材料360°的角膜基质环植入兔眼角膜2/3厚度,中央角膜明显变平,变平的量与环的厚度有关。后来Fleming建立了数学模型。1991年美国FDA批准在人盲眼进行第一阶段临床研究。1997年开始的第三阶段临床研究为454只近视眼植入角膜基质环。1998年法国Colin开始用于治疗圆锥角膜。

19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章 屈光手 责任编辑:peijingshi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测试文章 相关眼组织的解剖和生理 下一篇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学》目录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