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2009-10-20 15:19:43 来源:网络 作者:浪琴 【 】 浏览:1971次 评论:0

        美籍华人Liang(1994年)等以Hanmann-Shack波前像差感受器测量人眼屈光系统整体像差,并采用自适应光学系统(adaptive optics)使受试者矫正视力达到2.0。从此引发人们期望矫正人眼像差以获得“超常视力”(Supernormal vision)的种种探索。1999年瑞士和美国分别开始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的临床研究。我国也从2002年开始了这方面的临床研究。
在角膜上进行远视眼手术矫治也起始于Barraquer(1964)报告的角膜磨镶术(keratomileusis),是用微型角膜刀将角膜前层切下,冷冻后用车床将其中央或周边部进行球面切削,再缝回原位使角膜中央或周边部变薄,从而矫正近视或远视。角膜镜片术(keratophakia)是将角膜板层切开,另将一人眼角膜切削成凸透镜,夹镶于切开的板层之间以矫正远视。此外也有采用合成材料的角膜镜片术。
矫正散光的手术早就开始尝试。Snellen(1869年)曾提出在角膜前表面进行松弛性切开,使陡峭的子午线曲率变平以矫正高度角膜散光。Botes(1894年)则于角膜缘行楔形切除术使扁平的子午线变陡。189O年代Lans等提出角膜松解切开术,又称为散光性角膜切开术(astigmatic keratotomy,AK)及角膜楔形切除术(wedge resection),方法是切除一条或一对新月性的楔形角膜组织。

      除在角膜上施行手术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以外,人们逐渐认识到眼内手术对矫治屈光不正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多地被更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早在17O8年Boerhaave就提出可摘除透明晶状体以矫正高度近视眼的屈光不正,法国Fukala(1889年)再次提出并开展了手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术后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及机化膜形成等严重影响了手术效果。后来随着白内障手术的发展不断有人采用不同术式摘除透明晶状体以治疗高度近视,但真正以晶状体置换的方式作为一种可供高度近视患者选择的手术,还是在人工晶体和小切口超声乳化技术出现之后。
     人们起初开展白内障手术,是为了去除混浊的晶状体以免阻挡进入眼内的光线,而且手术方式对眼球损伤大,人们并没有将其作为屈光手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晶状体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大大提高,并发症大大减少,同时眼底检查和激光设备和技术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人们在反复考虑利弊之后,终于把透明晶状体置换术作为矫治高度近视和高度远视的一种可选择的屈光手术。
同时,人们也认识到白内障手术在提高手术操作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例如,从被动考虑如何避免产生术后屈光不正包括散光,到主动设计以手术的方式使伴有或不伴有屈光不正的白内障患者在术后屈光不正(包括散光)得到很好的矫正或控制,获得理想的视觉效果,实现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到“屈光手术”的质的飞跃。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作为屈光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O年代。在人工晶状体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状态的基础上,Strampelli设计了用于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的负屈光度人工晶状体,Barraquer首次报告了PMMA材料的房角固定的前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结果。Baikoff(1989年)在Kelmen成功用于无晶状体眼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设计了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 IOL)。worst设计了虹膜爪型(iris-claw)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Fyodorov(1986年)介绍了一种用于有晶状体眼的单片式硅胶人工晶体,STAAR公司在此基础上改良并混入胶原提高了生物相容性,最终成为后来的STAAR眼内植入性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纯粹的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osteror chamber phakic refractive lens,PC PRL)的概念源于前苏联的Fyodorov,第一枚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其横断面像“蘑菇”(mushroom)。1987年以来Medennium研发了一系列硅胶的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2000年获得CE认证,现正进行FDAⅢ阶段临床研究,已有250例手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作为屈光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O年代。在人工晶状体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状态的基础上,Strampelli设计了用于超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的负屈光度人工晶状体,Barraquer首次报告了PMMA材料的房角固定的前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结果。Baikoff(1989年)在Kelmen成功用于无晶状体眼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基础上设计了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n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AC IOL)。worst设计了虹膜爪型(iris-claw)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Fyodorov(1986年)介绍了一种用于有晶状体眼的单片式硅胶人工晶体,STAAR公司在此基础上改良并混入胶原提高了生物相容性,最终成为后来的STAAR眼内植入性接触镜(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纯粹的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posteror chamber phakic refractive lens,PC PRL)的概念源于前苏联的Fyodorov,第一枚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其横断面像“蘑菇”(mushroom)。1987年以来Medennium研发了一系列硅胶的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性晶状体,2000年获得CE认证,现正进行FDAⅢ阶段临床研究,已有250例手术。

 
       近视眼由于众所周知的复杂性和难治性,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数以百计的手术和方法层出不穷,其中固然不乏无效的尝试,也有不少有益的探索。
有许多巩膜手术期望能够治疗近视眼,最早是Müller(19O3年)采用赤道部巩膜环切术。原苏联Malbran(1954年)首次报道用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治疗近视眼21例。Snder和Thompson(1972年)改进了手术,使之更简单、安全、有效。在原苏联的手术患者就超过了1万例。
人们也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老视手术的可行性。前睫状巩膜切开术(anterior ciliary sclerotomy,ACS)是Thornton(1996年)提出,通过放射状切开角巩缘外巩膜而增加巩膜的弹性及利用眼内压对巩膜的作用使巩膜扩张。Schachar(199O年)对经典的调节和老视学说提出挑战,并开展巩膜扩张术(scleral expansion band surgey)在睫状体部位的巩膜层间植入巩膜扩张带(scleral expansion band,SEB)以期逆转老视。激光老视逆转术(laser presbyopia reversal,LAPR)是由美籍华人JT Lin(2001年)介绍并应用于临床,采用红外或紫外激光进行睫状体部位的巩膜切开。
回顾历史,屈光手术的发展历程并非坦途,但是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未在失败中放弃过努力,并且总是一步一步向着理想的屈光手术前进。科学的进步也将把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带给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们将继续前进,接近并最终达到人类理想的境界。

190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文章 屈光手 责任编辑:peijingshi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测试文章 相关眼组织的解剖和生理 下一篇测试文章 《屈光手术学》目录

推荐图文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广告